第0227章 米赛正式开赛日(1 / 2)

1月29日。

早九点。

贝勒屯,燧石图书馆。

在开幕式结束十二个小时之后,第16届米赛的正是比赛终于开始了。

这么说,似乎也并不正确。

毕竟,我们通常所说的米赛,也就是田立心参加的这一次米国数模竞赛其实是包括两个部分的,即为(数学建模竞赛)和i(交叉学科建模竞赛)。

因为这二者都是由米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协会(a)主办,共用同一套报名系统、竞赛时间完全一致、同时发题、同时收卷、交卷地址和邮箱也都一模一样、并且同时公布成绩、证书相似等共同点,所以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。

实际上,是从1985年开创出来的,至今已经有了16年的历史,而i是从1999年才开始的第一届。

这两者之间的差别,可以参照华夏的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在去年另设了专科组一样。

这么说,或许也不够确切。

和i这两者的名称是不同的,题目风格也有着较大的差异。

一般而言,竞赛的题目较为具体、表述更简洁、要求更为明确,题目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美国生活为背景,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参赛者不熟悉;而i的竞赛题目则更为开放,问题更“大”更宏观,篇幅较长,往往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,而且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生活习惯。

从两者的题目看来,i似乎更国际化一些,实际上,米国本土的数模代表队更多的还是参加,其他国家的人更多还是参加i。

有人戏称说,是花式懵圈大赛,i是国际懵圈锦标赛。

就这一届米赛而言,米国的三十多支代表队中,参加的队伍就有整整三十支,参加i的米国队不过是个位数而已。

华夏的三十八支代表队中,参加这两者的队伍数量正好是对半开。

从往年的数据上看,参加的代表队以米国队和华夏队为主,这两个国家的代表队就占了参赛总人数的90以上,其他国家的参赛代表队数量以个位数计。

但是,自从加入了i之后,米国的参赛队伍减少了,但参与其中的其他国家的代表队却变多了,而这些参与其中的代表队,多半也是参加i的。

这也意味着,i成就了米赛,但还是华米争霸。

当然了,也就这两年的形势如此而已,再过几年,等到网络更为发达之后,无论是还是i,90以上的参赛代表队都将来自华夏,哪怕是东道主米国也沦为了陪跑。

与后世的自由报名,以及华夏代表队拥有绝对数量的优势不同的是,田立心等人此次是代表国内大学生的荣誉而站的,而且在代表队的数量上,他们与米国代表队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,而华夏代表队的成员也没有任何在米国生活的经历。

所以,此次参加的田立心等人,还是感觉鸭梨山大的。

提前半小时进入燧石图书馆之后,田立心等人调试了一番机器,也就迎来了正式的比赛时间。

因为都是从国内的数模竞赛走过来的,比赛流程什么的自然不必多说。

与国赛稍有差别的是,这次米赛的题目一共只有三道,参加的田立心等人可以二选一,参加i的人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。

数学就是如此,会就是会,不会就是不会。

与美国参赛成员不同的是,田立心这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参赛者在拿到题目之后,第一个步骤并不是开始选题,而是先翻译题目,而到了完成论文之后,也必须得翻译成英文才能交卷。

这就意味着,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参赛成员们,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在翻译上。

田立心等人拿到题目之后,便开始了分头翻译起来。

值得庆幸的是,米赛的竞赛形式比国奥赛更